欢迎来到中新广州知识城智库官网!
搜索

徐晖:知识城战略优势叠加,具备提速发展条件返回

2019-08-28来源:中新广州知识城智库阅读:916次

在第一期中新广州知识城智库沙龙活动中,中新广州知识城合作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徐晖以知识城现有的四大战略优势为主题进行发言,以下为发言内容摘要。

我先抛砖引玉,向专家们汇报知识城发展情况。中新广州知识城于2010630日正式奠基建设,由时任省委书记汪洋同志与新加坡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先生、李显龙、李光耀等共同倡导推动。开发建设9年来,知识城战略地位逐渐显现,总的来说有四个优势:

一是区位空间优势。知识城处于广州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根据《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19-2035年)》,规划总面积178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面积90平方公里,该规划已通过省大湾区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上报至国家大湾区办,争取以国务院名义印发实施。广州市计划实施五区联动【黄埔区原九龙镇、白云区钟落潭镇、花都区花东镇、从化区太平镇、增城区中新镇】,片区腹地达991平方公里,进一步拓展知识城引领周边发展的空间。已开通地铁知识城支线、14号线,将于年内开通21号线、穗莞深城际铁路,争取广中珠澳高铁、广河高铁在知识城设立站点,打造30分钟通达机场、火车站、港口,1小时连接香港、澳门、深圳、珠海等城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圈。

二是开放合作优势。当前中新两国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今年4月新加坡李显龙总理访华,527日新加坡王瑞杰副总理到访知识城,题词中新广州知识城是支撑广东省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前瞻性项目,也是深化新加坡和中国两国合作的重要平台,对知识城的发展给予了肯定,寄予了厚望。升级后,知识城形成了国家级(中新联委会、联合工作委员会)、省级(联合实施委员会、粤新理事会)和市级(广州市加快推进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三级工作机制。明年将迎来中新两国建交30周年,也是知识城奠基10周年、十三五收官之年,重大的时间节点叠加,中新合作成效必将再上新台阶。

三是创新驱动优势。知识城发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十大核心创新平台作用,以生命科学为主导,集聚国家省市研发机构14家。20167月,国务院批准知识城成为全国唯一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区域,到目前为止还是唯一的知识产权综改的牌子。目前,集聚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广州知识产权仲裁院等等,集聚各类知识产权机构100余家,成为国内知识产权要素最齐全、链条最完整的区域之一。探索设立知识产权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首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将于近期公开发行。

四是产业发展优势。知识城作为广州开发区四大片区之一,知识城依托开发区35年积累的发展基础,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园区开发管理模式,规划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6大价值创新园,引进了美国GE、龙沙、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百济神州、宝能、粤芯芯片等一批重大项目。预计两年内迎来建成投产的爆发期,全部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工业产值约2500亿元。

知识城建设到了第9个年头,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约100亿元,正处于提速发展阶段,至今投入了500多亿,完成了很多原始积累,地铁、高速路、智能电网、创新园等等,打下了坚实基础。知识城具备中新合作、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建设三重叠加优势,有利于争取政策创新,在全国先行先试。除了生态环境、地理区位、中新合作等与生俱来的优势外,知识城更大的优势是依托广州开发区。广州开发区是全国最好的开发区之一,财税收入突破一千亿,财税结构优质,产业基础扎实,在资金投入给了知识城很好的保障。知识城现在致力于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已具备雏形。同时,要注重发展知识产权等软产业,在产业上、环境上做到软硬结合,寻求发展平衡点。知识城现在越发展越有底气,在目前国际形势下,要寻求与东南亚、日韩深入发展的机遇,新加坡就是一个很好的合作方向,相信知识城在下一个十年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