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新广州知识城智库官网!
搜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智能经济亟待解决两方面问题返回

2021-01-07来源:经济日报阅读:345次

WechatIMG3128.jpeg

“发展智能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但发展智能经济亟待解决两方面问题。”近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经济时报社联合举办的“中国智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变革”课题研究结题会上,课题组成员、国研经济研究院研究主管李扬帆表示,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即将进入智能化阶段,智能经济的技术要素、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加快萌发,并且成为数字经济的先锋力量。率先完成智能化的经济体,必将以高附加值经济活动、高度优化的资源配置、动态均衡的宏观稳态等特征出现在全球经济方阵的领军地位。

但是,发展智能经济亟待解决两方面问题:推动智能经济的政府监管和社会服务模式创新、推进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平台研发应用。

对此,课题组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营造有利于人工智能技术原始创新的制度环境。实施“揭榜挂帅”等制度创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举国体制。二是加大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建议各级各部门“十四五”规划优先编列“新基建”项目,重点加大5G、工业互联网、分布式能源、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驾驶车路协同设施等投资。三是探索教育、医疗、文化等重点领域智能化新路径。立足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人的发展,开拓智能经济新场景新应用。四是建立适应智能时代的国家安全保障体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信息安全、政治安全、科技安全、能源安全、生物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底线。

应邀参加结题会的百度集团副总裁袁佛玉介绍,百度认为未来10年会有8项关键技术出现从量变到质变的改变,对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这8项技术分别是:自动驾驶、机器翻译、生物计算、深度学习框架、数字城市运营、知识管理、AI芯片、个人智能助手。

WechatIMG3127.jpeg

“深度学习框架是芯片的上游,AI时代的芯片根据深度学习框架设计和迭代,深度学习框架处在一个非常核心的位置,它的底层技术自主可控非常重要。”袁佛玉说,在PC、移动互联网时代,芯片相对标准,如 CPU、GPU 所用的芯片。但在人工智能时代,很可能会出现大批专用芯片。这既包括在各类终端上使用的相对价格低廉的专用芯片,也包括在云端服务器上相对通用的价值数万元一片的高端芯片。比如智能音箱的语音识别芯片,只要能精准识别人的语音就够了,不需要其他复杂的计算,不需要那么大内存,所以成本可以大幅降低。随着应用场景的丰富,图像、视频、语言专用芯片都有可能出现新机会。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处处长、研究员盛朝迅认为,适应高质量发展,推动智能经济发展,未来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服务好新发展格局。企业发展要与国家大的战略结合起来,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这里面包括本土开展生态建设、核心技术研发、产业基础再造等。下一步要创造更多的应用场景,激活更多的智能经济消费,以服务新发展格局。二是抓好“新基建”。最近,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对于科技企业而言,这无疑是重大利好,在建设推动数据开放共享的平台方面有可以作为的空间。三是作为平台型企业,要更好地汇聚平台各方,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四是建议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智能经济未来存在不确定性,科技、风险管理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进行前瞻性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