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新广州知识城智库官网!
搜索

省“十四五”规划拍了拍黄埔!未来五年这样干!返回

2021-04-28来源:黄埔融媒阅读:767次

日前,广东省政府公布《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纲要》)。全文近12.8万字、共21章,在总结“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为“十四五”时期全省发展谋篇布局。

《纲要》聚焦黄埔重大项目和发展方向,勾勒未来五年黄埔作为“湾顶明珠”的使命和担当,

盘一盘

广东省给黄埔立下的“小目标”


关键词一

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

✎ 报告原文

支持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强化广州省会城市功能,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发展能级,打造全球营商环境新标杆。支持广州发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引擎作用,加快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和南沙科学城规划建设。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大力发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超高清视频、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水平现代产业集群,推进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现代物流、跨境电商、交易会展、绿色金融等服务业发展水平。

延伸阅读

@中新广州知识城

去年,中新广州知识城迎来多件大事:开发建设十周年,开启中新二期合作新征程;《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拟申请纳入广东省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南沙的联系将更为密切;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落地,设置78个班,包括初中18个班,高中60个班,共提供学位3900个。

目前,知识城四大价值创新园区、大科学装置区、科教创新区等重点园区建设全面铺开。

@广州科学城

去年,科学城创新发展行动方案获省委深改委印发,科学大道-开创大道总部经济走廊建设纵深推进,形成全球顶尖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构建氢能源产业核心链条,集聚高端研发机构超1000家。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国家重点布局建设的三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该中心将坚持科学引领,需求驱动,致力于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培育发展新动能。

贾自豪/摄

@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

近日,由TCL聚华新型显示研究院牵头申报的“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获科技部批准落地我区,这是中国在新型显示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也是广东首批获准建设的国家级创新中心之一。该中心将响应国家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号召,致力于突破新型显示领域中具有共性的核心关键技术。

关键词二

引进“高精尖缺”人才

✎ 报告原文

更大力度引进“高精尖缺”人才。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有条件地区在人才制度改革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推进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和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支持创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国际院士谷、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人才自由港,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延伸阅读

@知识城国际人才自由港

目前,知识城已经建设形成“三集群两高地”,包括:由王晓东、施一公等一批院士领衔的全球顶尖的生物制药产业集群;以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条量产12英寸晶圆的生产商粤芯为龙头的集成电路产业化集群;以宝能汽车、小鹏汽车、百度阿波罗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已建成全国唯一实现“专利、商标、版权”统一管理的知识产权保护元素最集中的高地,正在全力建设中国纳米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产业化高地。

在国际人才自由港方面,知识城将重点吸引和用好国际创新人才的激励和人才流动的机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环境。

关键词三

畅通“双循环”

✎ 报告原文

更加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建设高水平国际投资合作平台,推动中新广州知识城、中韩(惠州)产业园、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重要开放平台创新发展,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

延伸阅读

@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

今年,商务部发布2020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位列全国第二,并连续五年位列前三,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分别位列全国第二和全国第三。

同时,知识城实施“两张单”管理体制,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发展,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对接国家和省市出台的深化行政审批、工商登记、外资准入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发挥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优势,努力争取更多的先行先试政策。

关键词四

枢纽门户

✎ 报告原文

强化多向连通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全面推进沿海高速铁路建设,加快建设赣州至深圳、广州至湛江、广州经汕尾至汕头、珠海至肇庆高铁,推进柳州至广州铁路、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南宁至玉林铁路至广湛铁路连接线前期工作,规划研究广州至清远铁路延伸至永州。

延伸阅读

广州经汕尾至汕头@广汕高铁

广汕高铁由广州站至汕尾站,全长241.54千米。目前规划13个站点,分别为广州站、广州东站、石牌站、奥体中心站、吉山站、新塘站、仙村站、罗浮山站、博罗站、惠城南站、惠东南站、深汕站、汕尾站。(而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显示,此条高铁也将经过鱼珠站

广汕高铁预计2023年建成通车。建成通车后,将增强珠三角地区对外辐射能力,特别是对汕尾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实现振兴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上图为规划图,请以实际为准

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

@广中珠澳高铁

广中珠澳高铁起于广州北站,总里程140千米,经广州东部鱼珠站、南沙站后接入中山站,经中山三乡、坦洲后接入珠海鹤洲枢纽站。

建成后,珠三角地区民众出行将更方便快捷,在广州、中山、珠海、深圳均可以乘坐高铁直达澳门。

△上图为规划图,请以实际为准

《纲要》

还为广州布置了

多项重点任务

黄埔

将参与这些重点工程


广州实验室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任务

延伸阅读

@广州实验室

该项目纳入我区百大项目庆百年攻坚行动,将采取网络联合攻关的形式,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攻关,适时分批启动其他四大研究任务与五大共享平台建设。

广州高新区

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

延伸阅读

@营商环境

作为首个“广东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我区设立广东省首个行政审批局,优化设立全国首个民营经济和企业服务局,率先成立北上广深四个特大城市中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局,全国唯一单设区级知识产权局,在全国率先破解工程审批“万里长征图”,实现企业筹建全链条“一枚印章管审批”,企业投资建设项目从签订土地合同到取得施工许可证主流程审批时间从110个工作日压减至13个工作日,将简易低风险项目从签订土地合同到完成不动产权登记的6个环节28天压减为3个环节8天

新龙镇

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点

延伸阅读

@新龙镇

以新龙镇中心镇为主体,以覆盖原九龙镇的中新广州知识城片区为范围的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面积约178平方公里,是国家、省、市重点规划地区,具备广东省推动超大城市中心镇城乡融合发展的显著特色。

未来,该试点将聚焦打造知识经济为引领的城乡产业融合典范、争创国家级“三旧”改造改革创新试点、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健全适应现代都市发展的农村经济运行机制,探索出一条超大城市带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黄埔样本”“黄埔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城乡融合发展作出示范引领。

△ 新龙镇

广州经开区、广州高新区广州黄埔综合保税区,全省区域发展和城镇化重大平台。

延伸阅读

@广州黄埔综合保税区

今年2月,广州黄埔综合保税区正式通过黄埔海关、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商务厅、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等8个部门组成的联合验收组验收,验收面积0.49平方公里,全封闭围网3335.5米。

至此,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首个获国务院批复的综合保税区正式成立,为广州市乃至广东省实现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平台,将充分发挥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基础性平台作用。

接下来,黄埔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乘借东风破万里浪,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为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发挥重要引领作用!